close
    
當地的食物
 

    
汶萊是座落於沙勞越東北角一個小小的回教國家,國家分為東、西兩邊,面積只有5765平方公尺,將近台灣的六分之一大,比新加坡略大一點。全國有四分之三的土地為熱帶雨林所覆蓋,森林資源相當豐富。另外汶萊也產天然氣及石油,所以常聽人開玩笑的說「在汶萊,石油比可樂還便宜」。 汶萊的全名是Negara Brunei Darussalam,一直到1984年初,Hassanal Bolkish就任為第29屆蘇丹後才宣告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,當地的旅遊機構通常將國名翻譯為「汶萊-和平的遵從者」。這裡確實非常和平,因為汶萊人大多篤信回教,所以在這邊買不到酒,也沒有夜生活可言,政治文化是默默順從蘇丹和回教戒律,除此之外還禁止男女生牽手。 但汶萊無疑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,1929年汶萊沿岸的賽瑞亞〈Seria〉和木拉〈Muara〉發現石油及天然氣,而且蘊藏量相當豐富,使得汶萊在一夕之間身價暴漲。也因此汶萊製造了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經濟奇蹟,諸如汶萊國民年所得美金2萬2千元、全民免稅、國內教育費全免、免費醫療服務……等,是一個全民均富的回教王國。此外,Fortune雜誌估計蘇丹個人的財富超過37億美元,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。 或許是面積較小的關係,目前前往汶萊旅遊的人並不多。不過汶萊的首都斯里巴卡旺〈Bander Seri Begawan〉有童話般的阿拉伯城堡景緻,處處有回教文化的遺跡,加上寧靜的生活、良好的治安,是一個很有觀光潛力的國家喔!

汶萊人主要信仰為回教。
 

15世紀到16世紀初的汶萊勢力十分強盛,統治權遍佈婆羅洲甚至進入菲律賓。16世紀中,西班牙人來到這塊土地,並曾試圖佔,不過很快就撤退了。一直到19世紀初期英國人前來佔領,使汶萊成了英屬殖民地。在此時沙勞越出現了第一個白人首領James Brook,在他的帶領下開始一連串的反抗運動,並逼迫蘇丹簽立了一連串的條約,使得汶萊逐漸四分五裂。最後在1980年林邦〈Limbang〉向沙勞越臣服,而汶萊也正式分裂為兩個部分,也就是現在汶萊的國家版圖。 1984年初,深受愛戴的第29任蘇丹Hassanal Bolkiah就任後使這個國家完全脫離英國而獨立。獨立之後,汶萊逐漸趨向回教基本教派,熱中於對抗現代化以及伴隨而來的西方價值觀。Melayu Islam Beraja 〈MIB〉是這個國家的意識型態,強調馬來文化、回教和君主體制,而且透過教育部和宗教事務部大力宣導。1991年禁止賣酒,1992年頒布更嚴厲的衣著法令,MIB成為學校不可或缺的主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resa0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